近些年,随着各类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,非专业读者与科学研究的距离越来越近。特别是各种心理学理论,由于其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,尤其容易被读者和科普作者反复咀嚼。我最初也得益于这些科普,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,在工作数年后,考了研究生,现在正在读博。
从业余爱好者变成该领域的专业研究者,一个重要的转变便是学会批判地看待研究结论。于此同时,通过自省和与身边人交流,我发现非专业领域的读者在看待专业研究时,往往容易存在捆绑性地接受理论的情况。尤其是在这个理论的实验结果呈现出“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的时候。
意料之外,是指这个结论突破了一般想象,可以用来满足求知欲。情理之中,是指实验结果非常符合自身经验,只不过此前没有从这个角度思考过。实际上,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也是好研究的一个标准。
不可否认,这些研究都非常经典。但有两个问题,实际上是需要拿出来推敲商榷的。第一,是研究的可重复性。实际上,大量研究都面临着可重复危机。比如,心理学里面有个著名的情绪效价的3比1理论。这个理论来自于积极心理学,是说,当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比例大于等于3 比 1 时,人们会对逆境更有抵抗力,更具有蓬勃的生命力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积极情绪比率相关参数在心理学界是存在争议的,比如有研究者就指出这个算法根本就算错了(详情见本书正文)。无法重复的原因,自然有很多,不一定是实验造假,但至少可以说明,那么闪闪发光的理论,可能并不值得深信不疑。
第二,即便实验结果很稳健,也并不一定意味着,用以解释这个实验的理论一定正确。比如,心理学研究中用以说明人们缺乏理性的“琳达问题”测试。这个问题是这样描述的:
琳达,31岁,单身,一位直率又聪明的女士,主修哲学。在学生时代,它就对歧视问题和社会公正问题较为关心,还参加了反核示威游行。请问琳达更有可能是下面哪种情况:
A:琳达是银行出纳。
B:琳达是银行出纳,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女权运动。
人们很可能会选择B,而不是A。然而,在逻辑上,描述B其实是描述A的子集,因此描述A是更准确的答案。研究者们认为,人们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,是源于受到启发式思维的影响,而表现出概率判断思维能力的不足。
然而,这个解释一定成立吗?我们可以考虑另一种思考框架。相比于A,B其实包含了更多的信息量。也就说,你做出B的判断可能是比A在现实生活中更有价值的。我们往往并不是根据正确率来进行决策,而是自动综合了正确率和有效性进行的综合决策。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如果一味追求正确性,那么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“琳达是个人”。但这显然是一句正确的废话。
所以,人真的是非理性的吗?这些研究足以说明人是非理性的吗?至少在“琳达问题”中,选择B可能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(在正文中,我们将详细对此进行说明)。
在本书中,笔者将通过论述这些经典理论的另一面,启迪读者对经典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与接受。需要说明的是,即便我们对这些理论产生了新的思考,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这些经典研究。这些研究仍然是照亮人类智慧的路灯。
作者:晗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