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不差钱的科研环境下,青稞们却吐槽经费难筹无法专心学术?
2018-08-25 13:41:17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为何不差钱的科研环境下,青稞们却吐槽经费难筹无法专心学术?

不以论文论英雄

在我国科研界,年轻的科研人员由于长期面临职称、科研、收入等多重困境,自嘲“科研民工”。一份有关我国青年科研人员生存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,有六成以上的科研人员每周工作50个小时以上,工作方面最大的压力就是跑项目,筹经费。

然而,在科研方面的支持,中国政府实际并不吝啬,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。那么,为何在不差钱的科研环境下,我国的青年科研人员却普遍吐槽经费难筹,无法专心做学术呢?在国外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呢?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?

据我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的文章,虽然中国大力强调支持年轻人尤其重要,但在习惯上仍然强调讲究师道尊严、论资排辈,于年轻的独立研究员来说,很多人面临着严峻的起步环境∶在资源上不仅要与自己的同龄人竞争、还要和比自己出道早几年、十几年的人竞争。而在美国,有多个专门支持年轻科学家的基金,比如Pew Foundation和Searle Foundation,都要求申请人拥有独立实验室不超过三年,而我国则缺少类似的基金。

施一公的发言引起了科研圈的共鸣。实际上,不仅是美国,很多科研大国,为鼓励年轻人投入科研事业,都加大的了扶持力度。比如,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13年6月对青年研究人员实施了“研究资助120%”政策,即向青年研究人员多拨付20%的研究资助金,这部分资助金无条件的供研究人员自主调配,既可以用来支付家庭开支,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学术时间;也可以用来雇佣研究活动中所需要的研究支撑人员。

另有科研人员表示,在中国,科研氛围比较浮躁,大家都忙着发论文,但论文的原创性却不高,多半是跟踪性和模仿性的研究。刘海洋等在其研究论文《学术锦标赛机制下的激励与扭曲 ──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学术界的高数量与低质量?》中指出,这和我国学术界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生搬硬套国外制度有关。以考评方式为例,“国外一般实行同行评议制度,而我国考评过程中则往往实行跨行评议。这种外行评价内行的方式不仅损害了学术评价的严谨性,而且直接造成了候选人放弃质量而去比拼数量的后果。”

而记者采访的一位有美国访学经历的高校教师则表示:“我们国家非常重视科研,政府和高校都投入了非常多的资金支持,在我看来,有时候甚至是过度投资了,反而导致了部分研究人员不纯的学术动机——由于可以从中牟利,很多人做科研的目的都变了味,从单纯的热爱学术变成了为了赚钱而学术。对比美国,由于发论文不做硬性要求,反而有更多人自由地科研,这也是他们论文质量更高的原因。”

“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科研,政府和高校也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项目给予支持。在我看来,有时候个别项目甚至是过度“投资”了,反而导致了部分研究人员不纯的学术研究动机--------由于可以从项目的‘级别、大小’中获得晋升、甚至牟利的机会。久而久之,一些人做学术研究的动机和目的变了味,从单纯的热爱学术研究变成了为了逐利而趋之,这种现象会造成非常不良的负面效果,也将会影响我国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。”

正如这位教师所言,心理学上有关“动机”的经典实验早已证明,施加外部奖赏并不总是产生积极影响,有时反而会降低某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,做学术正是这样。

或许,在我们特别期待科研成果的当下,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梳理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,因为它会告诉我们“真正的学术精神是自由精神”。当我们不再被外在的激励鞭笞着往前跑,不再被各种考评机制的条条框框束缚住时,我们的成果会有一个新的台阶。

文/晗翌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